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江苏 > 产业科技
产业科技
时间:2025-04-21 10:58 来源:九州娛樂城网 字号:默认

2024年,江苏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奋力在科技强国及制造强国建设上冲锋在前、担当在前。

产业发展

2024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增速居经济大省前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89.0、连续四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69.2、连续十年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首次超过5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1.8%。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推进“1650”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构建“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拥有14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全国第一,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深入推进“筑峰强链”行动,以优质科创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工程机械、高端纺织、光伏等产业跻身全球“头部”,动力电池、海工装备、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全国领先。实施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开展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围绕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等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构建“技术策源-应用牵引-企业孵化-产业集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深化创新载体建设,九州娛樂城支持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突破关键技术并打破国外垄断。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740家。九州娛樂城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持续推动创新成果“推用转”。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一体推进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产品提档、布局优化等五大行动。持续推进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全面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智改数转网联不断拓展。完成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累计诊断企业超6万家、改造项目5.6万余个。全年新认定省智能制造车间1358个、省智能工厂(含5G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07家,新增国家“数字领航”企业、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级5G工厂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5.1万座。

绿色制造体系更加健全。建立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生产装置能效水平现状清单,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组织开展国家级绿色制造示范创建,新增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数量全国第一。

科技创新

2024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4.5件,科技创新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重大科技攻关持续发力。启动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46项攻关任务和80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居全国第一。实施省“双碳”科技专项14项。39个通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基础研究展开系统布局。新设基础研究专项资金,布局建设物理、应用数学、合成生物三大省基础科学中心,实施67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5000项,居全国省份第一。1项成果入选《科学》杂志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3项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首个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获批建设、成功举办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苏州实验室和紫金山、太湖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累计获批牵头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44家。江苏省实验室联盟成员增至60家。新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2个分中心和1个工程化集成创新中心。

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印发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培育独角兽企业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11条九州娛樂城支持举措等政策,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万家,科创板上市公司111家,入围中国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数分别占全国的13.3%和23.1%。

开放协同创新深入拓展。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与龙头(链主)企业内置“1+1+X”联合机制。牵头组建首批12家长三角创新联合体。“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1+4”算力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累计形成154项制度创新成果。苏南自创区承担国家“揭榜挂帅”政策试点任务7项、全国第二。上海-苏州、南京位列全球百强创新集群榜单第五和第九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