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泗洪县双沟镇淮河粮库正式并网发电,这是全省首座采用“光伏发电—物理控温—生态储粮”技术体系的粮库。深蓝色的光伏板如鳞片般铺满粮库屋顶,智能传感器如点点繁星闪烁于粮堆间。
时间回溯至2024年春天,光伏施工队进驻粮库,粮库负责人许祥豹对施工队给老粮仓“穿光伏战甲、装智慧大脑”的承诺将信将疑。而今,这片占地6176平方米的光伏板,年发电量超160万度,不仅满足智能控温系统运转,余电上网还将带来年收益逾百万元。
在粮库屋顶上,36组无动力风帽随风旋转,形成一道独特风景。技术人员介绍,这种利用伯努利原理设计的装置,能让仓内形成自然对流的“微气候”,配合光伏供电的环流熏蒸系统,杀虫剂用量锐减70%。“现在储粮温度比常规仓低5℃—8℃,损耗率从1.5%降至0.8%。”
在泗洪县两山集团会议室,大屏上投放着两张对比鲜明的照片:左边是彩钢瓦锈蚀的老仓房,右边是银蓝相间的光伏粮仓。作为江苏产粮大县,泗洪有12万吨仓容的粮库因设施陈旧等原因面临淘汰,仅淮河粮库每年维修漏雨仓顶的费用就高达8万元左右,致使储粮成本负担沉重。
2023年,集团董事长曹闯带领两山科技攻关团队决定对粮库进行“绿色升级”:引入BIPV光伏一体化设计、低温储粮技术,以拆除重建、旧库改造的形式对现有粮库进行升级改造。
近日,在城东粮库改造现场,工人们正忙碌地更换光伏屋顶。“这些光伏板既是发电设备,也是建筑构件。”两山科技团队负责人李忠伟介绍,新屋顶采用3度倾角设计,在满足光伏发电最佳角度的同时,保留了平房仓的储粮特性。
点开智能监测平台,光伏发电量、仓储温湿度等20多项数据清晰可见。“本轮粮库新建及改造工程共涉及6处库点,计划于今年6月全面竣工。项目建成后,仓储容量将扩增28.73万吨,同步实现12兆瓦发电能力。”李忠伟给记者算了笔账,6处库点项目全部建成后的预计效益:12兆瓦光伏年发电1368万度,相当于目前全县粮库年用电量的6倍;2560万元综合收益中,550万元来自“卖电”,2011万元源于仓储租赁溢价;827吨二氧化碳减排量,可折合种植4800棵直径20厘米左右的杨树。
这场绿色变革撬动了多方资源。泗洪县整合财政金融资源,设立2000万元的“农融仓”风险分担基金,并创新推出“满仓贷2.0”模式,让28万吨改造仓容获得7.5亿元信贷授信。粮食贸易商李建军刚通过“光伏仓单质押”贷到300万元,“改造后的粮库有实时监控,存储安全,银行敢放贷,我们也敢收粮、敢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