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呈现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格局,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序进度加快,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预期调控目标。
一、综合
全省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宏观调控成果得到巩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27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858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034267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654087亿元,增长148%。人均生产总值24515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3038美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大幅增长,传统产业在改造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加速。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76∶566∶35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428%,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继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59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比重为342%,分别比上年提高48个和19个百分点。九州娛樂城支持企业集团做大做强,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45家,新增12家。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505%,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分类指导,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沿江基础产业带、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全面部署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制订和启动实施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区域共同发展实现新突破。省财政向苏北转移支付及专项补助1316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各地向苏北转移500万元以上项目超过2000个。苏北、苏中一些重要经济指标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涨幅比上年回落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9%,居住类价格上涨44%;城市上涨20%,农村上涨2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9%。
表1 .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指 标 |
全 省 |
城 市 |
农 村 |
居民消费价格 |
2.1 |
2.0 |
2.4 |
食品 |
3.9 |
3.6 |
4.5 |
#粮食 |
持平 |
-0.2 |
0.7 |
烟酒及用品 |
0.6 |
0.3 |
1.1 |
衣着 |
-1.4 |
-1.7 |
-0.6 |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
0.2 |
0.2 |
0.2 |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
0.2 |
0.5 |
-0.1 |
交通和通信 |
-1.6 |
-1.9 |
-1.0 |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
2.2 |
1.5 |
3.2 |
居住 |
4.4 |
5.3 |
2.7 |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稳定发展。认真落实“一免三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全省实现免征农业税,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8346万吨,比上年增加55万吨。其中夏粮亩产282公斤、总产量8444万吨,均为近年来较高水平;秋粮受自然灾害影响,总产19902万吨,下降16%。棉花、油料减产。种植业结构发生变化,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回升,为4909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349千公顷;棉花、油料种植面积3683千公顷、8469千公顷,分别减少413千公顷和738千公顷。蔬菜面积11944公顷,下降19%。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
林牧渔业生产稳定。全年造林面积1020千公顷。多数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肉类总产量3520万吨,增长15%,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421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虽然上年四季度禽流感疫情对全省养禽业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前三个季度增长较多,全年家禽仍呈现增长态势,禽肉产量1046万吨,增长59%,禽蛋总产量1820万吨,增长38%;牛奶总产量566万吨,增长56%。全年水产品产量3887万吨,增长62%;其中淡水产品2752万吨,海水产品1135万吨,分别增长64%和56%。
表2 .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 品 名 称 |
产量(万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2834.59 |
0.2 |
棉花 |
32.27 |
-35.8 |
油料 |
215.99 |
-9.4 |
油菜籽 |
158.67 |
-5.2 |
花生 |
55.46 |
-19.8 |
蚕茧 |
11.20 |
-4.2 |
茶叶 |
1.12 |
7.2 |
水果(含瓜果类) |
606.35 |
-2.2 |
肉类 |
352.0 |
1.5 |
水产品 |
388.7 |
6.2 |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继续保持在90%以上。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177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4245千公顷,新增497千公顷;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3135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27%。惠及千家万户的农村五件实事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年建成农村公路41万公里,改造草危房152万户,新增改水受益人口960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8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适应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3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05467亿元,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32231亿元,增长137%;其中国有工业增加值63660亿元,增长170%。集体工业增加值36782亿元,增长210%。私营工业增加值196593亿元,增长256%。股份制工业增加值334828亿元,增长219%。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317271亿元,增长253%。大中型工业增加值501124亿元,增长196%。轻、重工业增加值263206亿元、542261亿元,分别增长208%和236%。全年用电量219345亿千瓦时,增长205%;其中工业用电177128亿千瓦时,增长220%。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积极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支柱行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制造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527817亿元,为江苏39个大类行业的第一大行业,比上年增长28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313733亿元,增长340%;纺织业产值302782亿元,增长25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产值305118亿元,增长323%;通用设备制造业产值192142亿元,增长23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值209288亿元,增长322%。产品结构继续优化,工业新产品产值208717亿元,比上年增长9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多数保持增长,在列统的7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61种,下降的有14种。
表3 .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 品 名 称 |
单 位 |
产 量 |
比上年增长(%) |
纱 |
万吨 |
305.04 |
19.8 |
布 |
亿米 |
53.97 |
18.1 |
化纤 |
万吨 |
458.49 |
17.7 |
卷烟 |
亿支 |
816.36 |
-2.9 |
彩色电视机 |
万部 |
403.81 |
-11.5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318.46 |
11.7 |
房间空调器 |
万台 |
544.98 |
6.1 |
原煤 |
万吨 |
2817.56 |
1.8 |
原油 |
万吨 |
164.70 |
1.7 |
发电量 |
亿度 |
1789.53 |
24.6 |
钢 |
万吨 |
3284.86 |
31.6 |
钢材 |
万吨 |
4328.32 |
21.9 |
十种有色金属 |
万吨 |
28.70 |
34.8 |
水泥 |
万吨 |
9579.15 |
12.8 |
硫酸 |
万吨 |
355.70 |
6.3 |
纯碱 |
万吨 |
221.42 |
15.2 |
乙烯 |
万吨 |
111.71 |
37.5 |
化肥(折100%) |
万吨 |
284.63 |
7.4 |
汽车 |
万辆 |
30.57 |
26.7 |
#轿车 |
万辆 |
14.94 |
66.2 |
发电设备 |
万千瓦 |
427.13 |
29.4 |
集成电路 |
万块 |
820228.77 |
31.3 |
程控交换机 |
万线 |
95.85 |
-29.0 |
微型电子计算机 |
万部 |
2996.13 |
87.6 |
移动通讯设备 |
信道 |
190907.00 |
106.6 |
光通信设备 |
万部 |
1.60 |
-19.7 |
表4 . 进出口贸易主要分类情况
指 标 |
绝对数(亿美元) |
比上年增长(%) |
出口总额 |
1229.82 |
40.5 |
#一般贸易 |
406.33 |
33.3 |
加工贸易 |
820.51 |
44.0 |
#工业制成品 |
1214.05 |
40.9 |
初级产品 |
15.77 |
13.8 |
#机电产品 |
840.23 |
44.8 |
#高新技术产品 |
524.72 |
46.1 |
#外商投资企业 |
942.28 |
44.5 |
国有企业 |
143.72 |
11.9 |
进口总额 |
1049.59 |
26.1 |
#一般贸易 |
256.72 |
10.1 |
加工贸易 |
648.74 |
36.1 |
#工业制成品 |
952.51 |
26.1 |
初级产品 |
97.08 |
25.6 |
#机电产品 |
724.75 |
27.1 |
#高新技术产品 |
403.43 |
41.8 |
#外商投资企业 |
905.16 |
28.7 |
表5 .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运输量
运输方式 |
货物周转量 |
货运量 |
旅客周转量 |
客运量 | ||||
绝对数 (亿吨公里) |
比上年 增长 (%) |
绝对数 (万吨) |
比上年 增长 (%) |
绝对数 (亿人公里) |
比上年 增长 (%) |
绝对数 (万人次) |
比上年 增长 (%) | |
总 计 |
3063.72 |
27.8 |
113423.73 |
13.3 |
1266.16 |
14.2 |
148025.14 |
15.2 |
铁 路 |
480.49 |
10.6 |
5090.45 |
9.2 |
245.34 |
8.2 |
6658.10 |
11.0 |
公 路 |
459.45 |
18.8 |
76775.00 |
11.2 |
992.25 |
16.0 |
141108.00 |
15.5 |
水 运 |
2051.47 |
34.7 |
29318.00 |
18.2 |
0.11 |
-59.2 |
37.00 |
-59.3 |
民 航 |
0.58 |
17.2 |
4.28 |
16.0 |
28.45 |
6.3 |
222.04 |
5.9 |
管 道 |
71.73 |
35.7 |
2236.00 |
43.9 |
— |
— |
— |
— |
邮电通信业持续较快增长。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2907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29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67612亿元,分别增长134%和358%。邮电业务收入45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449亿元,电信业务收入40900亿元,增长112%和13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418713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05935万户,新增47749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0895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6981万户。住宅电话用户231872万户,新增31772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55043万户,新增33189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751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05部。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255万公里,新增018万公里。年末互联网用户44954万户。
国内国际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7234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国内旅游收入162562亿元,增长260%。全年境外入境旅游人数37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4%,其中外国人2621万人次,增长224%,港澳台同胞1162万人次,增长258%。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增长281%。旅行社组织公民自费出境旅游257万人次,增长29%。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2268亿元,增收34218亿元,增长264%;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等主体税种增长较快。按我省财政统计口径,财政总收入实际入库数312480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238%。税务部门征收的税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分别完成79322亿元和43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和337%。另外,全省海关关税收入完成9770亿元,增长73%。
表6 . 全年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指 标 |
绝对数(亿元) |
比上年增长(%) |
一般预算收入 |
1322.68 |
26.4 |
#增值税(25%) |
265.57 |
16.0 |
营业税 |
342.82 |
21.4 |
企业所得税(40%) |
177.70 |
28.2 |
个人所得税(40%) |
66.20 |
25.3 |
契税 |
80.89 |
33.8 |
上划中央四税 |
1256.57 |
18.6 |
#国内消费税 |
98.80 |
8.4 |
增值税(75%) |
796.71 |
16.0 |
基金预算收入 |
545.55 |
30.4 |
财政总收入 |
3124.80 |
23.8 |
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调整。一般预算支出165283亿元,增支34079亿元,可比增长188%;基金预算支出53867亿元,增支11080亿元,增长259%。全年农林水气象支出9511亿元,增长257%;社会保障补助支出6215亿元,增长370%;医疗卫生支出7415亿元,教育支出25588亿元,科学支出789亿元,分别增长189%、194%和222%;基本建设拨款15037亿元,企业挖潜改造资金6146亿元,行政管理费17907亿元,分别增长486%、159%和212%。
金融总体上运行平稳。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和流通中现金(M0)余额分别为2464067亿元、905714亿元和303512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00%、121%和149%。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39659亿元,比年初增加214161亿元,同比少增148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8628亿元,同比多增2446亿元。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200144亿元,比年初增加361911亿元,同比多增7733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增加17179亿元,同比多增49298亿元;企业存款增加7773亿元,同比少增24999亿元。
表7 .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指 标 |
绝对数 (亿元) |
比年初增加 (亿元) |
比上年末增长 (%) |
年末各项存款余额 |
22001.44 |
3619.11 |
19.9 |
#企业存款 |
7531.73 |
777.30 |
11.5 |
居民储蓄存款 |
10581.27 |
1717.9 |
19.4 |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
15396.59 |
2141.61 |
15.9 |
#短期贷款 |
7809.97 |
686.28 |
9.4 |
#工业贷款 |
2265.98 |
295.97 |
14.0 |
商业贷款 |
993.42 |
81.75 |
8.5 |
农业贷款 |
672.58 |
98.69 |
17.2 |
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 |
160.19 |
5.12 |
3.3 |
中长期贷款 |
5689.27 |
767.3 |
16.2 |
#消费贷款 |
1620.47 |
279.33 |
20.8 |
#个人住房贷款 |
1367.13 |
302.32 |
28.4 |
表8 . 各类教育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单位:万人
指 标 |
招生数 |
在校生数 |
毕业生数 |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加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加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加 | |
研究生教育 |
2.87 |
0.19 |
7.79 |
1.00 |
1.49 |
0.32 |
普通高等教育 |
36.15 |
4.75 |
115.98 |
16.5 |
22.97 |
3.23 |
中等职业教育 |
41.18 |
4.42 |
106.08 |
15.16 |
19.72 |
3.72 |
普通高中教育 |
52.25 |
2.78 |
145.34 |
7.99 |
42.65 |
7.33 |
普通初中教育 |
105.3 |
-13.67 |
346.23 |
-21.55 |
120.33 |
7.09 |
小 学 教 育 |
61.93 |
-6.28 |
485.53 |
-42.68 |
105.52 |
-14.92 |